close

5/3到興大請教昆蟲系學長一些問題,以下是摘要:

(學長的解釋比網路上不知道來源是否正確的資料都更加可信喔~~)

1.蚊子­ → 物理感受器 ex:觸碰

           → 化學感受器 ex:溫度→靠近人(動物)體時啟動

2.蚊子尋找的目標為動物,並非血液,因此不是偵測到血液中所需物質含量高而靠近。

3.蚊子觸角上有聽覺受器,且公蚊聽力比母蚊好。

婚飛:利用聲音呼朋引伴,開一個尋找伴侶的派對。

4.忌避 → 不喜歡

            → 遮蔽 → 跟(人)皮膚上物質作用

                         → 結合(蚊子)化學感受器,使氣味無法再結合上

                             去 (大多數使用) 功效如同神秘果 ex:防蚊液

5.環境:陰暗處、矮灌木叢。

6.靠近人後,固定行為模式啟動(停在人身上、用口器尋找血液、吸血)。

7.若要驅逐蚊子,討厭吸血對象的味道>喜歡吸血對象的味道。

8.實用與無用不同,不實用不代表沒用。

ex:若噴某物在身上能使蚊子離開,就代表有用。但若那氣味30秒後就散掉,必須每30秒噴一次才能維持效用,則是不實用。

9.較少看到用紅色吸引昆蟲,跟波段有關。

10.不同味道有不同受器。

11.有些實驗必須弄昏蚊子並且在牠身上做手術(例如將蚊子觸角剪斷),方法是買二氧化碳鋼瓶直接使用二氧化碳氣體迷暈蚊子。

12. 蚊子吸血時會偏好在身上比較沒有光的地方對蚊子而言越多沒有光的地方是越適合吸血 所以牠們會偏好深色衣服的人。

13. 蚊子的腳上有一個部分會有鉤子和毛幫助附著,使能停在垂直面上而不會掉下來,且如果表面光滑到某個程度蚊子會比較不容易停靠。

另外,還有一些題外話…

1.蒼蠅感受食物的受器再前腳→搓腳

2.天然不一定無毒,毒跟劑量有關。

ex:小嬰兒吃加鹽奶粉、水中毒

3.上網搜尋「泛科學」

資料來源:學長口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學長 蚊子小常識
    全站熱搜

    君君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